股票代码:a8体育直播网页
媒体公告
了不起的山东工业 “碳”路未来:绿色引领山东汽车崛起之路

发布于:2025-04-14 22:44:31  来源:a8直播  点击量:14次

  

了不起的山东工业 “碳”路未来:绿色引领山东汽车崛起之路

  这里,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重要一极,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山东汽车工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

  这里,汽车制造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

  这里,一场关于速度与激情、智慧与未来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引领着汽车产业的新风尚……

  翻看全国汽车产业版图,山东在商用车等领域“独树一帜”,潍柴、中国重汽等品牌已走出山东,享誉世界;如果聚焦汽车细致划分领域,山东已形成了福山汽车部件等特色产业集群,济南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金麒麟等多家汽车配件上市公司。

  更凸显独特之处的是,奋力走在前的山东,正将勇立潮头的精神倾注到汽车制造业,推动山东汽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舞台的中央——从传统的商用车到新能源汽车,从内燃机到智能网联,从轻量化技术到绿色制造,山东汽车从“追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实现向上崛起。

  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社会资源的顺畅流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跃升。

  1960年,原济南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黄河牌重型汽车出厂,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山东汽车制造业有了良好开端。

  此后,山东汽车制造业一直在商用车等领域破局开路,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影响力。

  例如,作为我国重型汽车生产的旗舰,中国重汽已发展成为中国重卡行业驱动形式和功率覆盖最全的重卡企业之一,出口已超过150个国家或地区,累计重卡出口超过60万辆,高端重卡出口占比超过40%。

  山东汽车制造业的了不起不仅是基于对单一领域的深耕,还在其不断跨域赶超,从优势单项向全产业链延伸。

  发展至今,山东已成为全国汽车产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整车制造,再到下游的充换电设备、电池回收等,山东汽车制造已形成了前后贯通的配套体系。

  如今,汽车产业成为拉动山东工业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支撑。2023年,全省汽车产量221.4万辆,居全国前5位,汽车制造业营收增长23.3%,比全国高1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50.9%,比全国高45个百分点。

  这一点,也能够最终靠一个小切口见真章——目前,烟台拥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420余家,核心区福山区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超200家,形成车身、转向、动力、座椅、电气和内外饰6大系列,涵盖转向系统、电子线个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山东汽车制造业也迎来了新的作为期,正借助动能转换,向高精端、关键技术等领域发起冲锋。

  省内企业也纷纷发力,助力山东加速跃升——魏桥创业集团轻量化基地已经具备了从铝水到车用部件的完整产业链,打造了从“铝水到车用部件,再从部件回收到铝水”的双产业绿色生态闭环,强势引领能效和环保发展方向。

  2024年4月,一条新闻消息引爆汽车行业注意力——潍柴连续四次突破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其中本体热效率53.09%的柴油机,标志着中国内燃机行业又一次走向了全球科学技术巅峰。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增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再只望向规模,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国际大品牌等被置于优先位置。

  在山东汽车制造的发展历史中,创新始终是推动其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也是支撑其能崛起的关键。

  无论是前文提及的潍柴技术突破,还是中国重汽的生产的基本工艺革新,亦或是比亚迪济南基地的新能源汽车研发,都彰显了山东汽车制造在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

  “莱芜工厂是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专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引进了欧洲一流的数控加工设施,实现了全线无人化生产,年产能达到了20万辆份。同时,我们还开辟了国内重卡首家实行全部散件电泳工艺的先河,防腐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重汽济南卡车制造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吕涛表示,“这些先进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和技术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更让我们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如今在中国重汽莱芜工厂,先进的车架生产的基本工艺和全自动化的车身工艺让人叹为观止。车架纵梁原材料采用EPS工艺,绿色环保;冲压车间、焊装线、总装车间均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效率和质量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009年,潍柴以299万欧元并购百年品牌法国博杜安,填补了潍柴16升以上高速大功率船舶和发电动力的空白,自此拉开了其“世界潍柴”之旅。

  目前,潍柴拥有德国凯傲、德国林德液压、美国德马泰克、美国PSI、法国博杜安、加拿大巴拉德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分子公司遍及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毋庸置疑,“走出去”更需要创新——潍柴在全球多地设立十大前沿创新中心,建立了全球协同研发体系。

  受此助力,以潍柴M系列大缸径高端高速发动机为例,其已经广泛适配数据工程中心、高端船舶、矿用卡车、陆用发电等细致划分领域,功率覆盖300~3600kW,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全面替代。

  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意在加强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领域,一时风起政策至。

  山东汽车制造自然不会缺席——在此前发布的《山东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8—2028年)》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到2028年,山东将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实现由低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大省向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强省转变,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到4000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各地政府、汽车企业纷纷提速新能源布局,向绿色低碳领域发力——

  青岛基于当下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产业基础,提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以此引领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构建“整车+关键零部件+后市场服务”的现代产业运行体系,从而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再比如,魏桥创业集团尝试引领先进材料、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无人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四大新产业链,形成新质生产力。

  自2021年起,比亚迪在济南投资,经营事物的规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动力电池生产、半导体器件研发及生产等。

  比亚迪济南基地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带动了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上优质上下游企业向济南市聚拢,助力济南市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

  受此助力,山东汽车制造产业越发强大——济南、青岛两大新能源汽车基地积厚成势,潍坊、烟台、淄博、日照、聊城、德州、临沂、威海等市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头部企业聚集、规模效应明显、品牌影响力显著的全国竞争优势;枣庄和泰安的锂电、东营的轮胎、烟台的汽车零部件、滨州的轻量化铝材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2023年山东外贸“新三样”出口值达到93.9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47.3%,其中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增幅均超过了100%。

  当前,山东汽车制造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向着绿色、智能、高效的未来迈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全世界汽车产业中,山东汽车制造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引领着中国汽车工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书写新的更了不起的发展篇章。